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黑财综〔2020〕13号
各市(地)、县(市)财政局、省直各单位:
为贯彻执行财政部重新修订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02号,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政府购买服务的意义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服务提供方式的重大创新,强调从“养人办事”提供服务向“花钱买服务、办事不养人”的转变。各单位要重点解决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的模糊认识,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直接提供特定领域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既不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也不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专业服务机构,城乡基层社区或特殊行业领域,组织型承接主体缺乏或优势不足的,政府可以向个人购买服务,专家学者可以以个人身份提供政府咨询、专业评审等服务。要正确理解政府购买服务与政府采购之间的关系,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实施需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履行政府采购相关程序。
二、严格界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按照《办法》规定的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不得将六类应当通过其他规范方式实施的事项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内容。一是不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服务事项;二是应当由政府直接履职的事项;三是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货物和工程,以及将工程和服务打包的项目;四是融资行为;五是购买主体的人员招、聘用,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等事项;六是法律法规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事项。要重点解决好政府购买服务内容泛化问题,避免政府行为出现“越位”,购买政府职责范围之外的服务事项,或者将应由政府直接履职承担的事务外包,不履行工作责任。严禁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举债融资。禁止混淆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和政府聘用编制外人员的不同政策规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用工。
三、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和执行相关政策。新修订的《办法》,为指导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政府购买服务政策规定,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各级财政、财务和相关业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理解政策、准确运用执行政策,切实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作用。
(二)及时编制和公开指导性目录。省直各部门要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服务范围调整等情况,及时编制和调整本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并在部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编制指导性目录具体要求,按照《黑龙江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黑财综〔2016〕84号)执行。各市县财政部门要组织做好本级指导性目录编制工作。
(三)加强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省直各部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并安排预算资金的项目,要在部门预算中准确反映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情况。按照《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着力解决好“买得值”的问题,不断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
黑龙江省财政厅
2020年4月3日
附件2:《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黑财综〔2016〕84号)
附件3: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省直部门及其代码
序号 | 部门编码 | 单位名称 |
---|---|---|
1 | 201 | 省委办公厅 |
2 | 202 | 省委机要局 |
3 | 203 | 省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
4 | 204 | 省委组织部 |
5 | 205 | 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6 | 206 | 省委政策研究室 |
7 | 207 | 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8 | 208 | 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
9 | 209 | 省信访局 |
10 | 210 | 省委老干部局 |
11 | 211 | 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
12 | 213 | 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机关 |
13 | 215 | 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
14 | 221 |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
15 | 222 | 省政府办公厅 |
16 | 223 | 省政府黑瞎子岛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
17 | 224 |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18 | 225 | 省政府第一办公室 |
19 | 227 | 省接待办公室 |
20 | 228 |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21 | 229 | 省外事办公室 |
22 | 230 | 省财政厅 |
23 | 231 |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24 | 232 | 省审计厅 |
25 | 233 | 省统计局 |
26 | 234 |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27 | 235 |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
28 | 236 |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
29 | 237 | 省政府研究室 |
30 | 238 | 省知识产权局 |
31 | 239 |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
32 | 241 |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33 | 251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 |
34 | 252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
35 | 253 |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
36 | 254 | 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
37 | 255 | 中国民主促进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
38 | 256 | 中国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委员会 |
39 | 257 | 中国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 |
40 | 258 | 省工商业联合会 |
41 | 261 | 省总工会 |
42 | 262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委员会 |
43 | 263 | 省妇女工作联合会 |
44 | 264 | 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
45 | 265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
46 | 266 | 省作家协会 |
47 | 267 | 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48 | 268 | 省台湾同胞联谊会 |
49 | 269 | 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
50 | 301 | 省委宣传部 |
51 | 302 | 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52 | 304 | 省教育厅 |
53 | 305 | 省科学技术厅 |
54 | 307 | 省文化和旅游厅 |
55 | 308 | 省广播电视局 |
56 | 309 | 省体育局 |
57 | 310 | 省档案馆 |
58 | 313 | 省科学技术协会 |
59 | 314 |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60 | 318 | 省科学院 |
61 | 323 | 省委史志研究室 |
62 | 351 | 省民政厅 |
63 | 352 |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64 | 353 |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65 | 354 | 省中医药管理局 |
66 | 356 | 省残疾人联合会 |
67 | 357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68 | 358 | 省医疗保障局 |
69 | 359 | 省红十字会 |
70 | 401 | 省委政法委员会 |
71 | 402 | 省公安厅 |
72 | 404 | 省国家安全厅 |
73 | 405 | 省司法厅 |
74 | 406 | 省监狱管理局 |
75 | 407 | 省戒毒管理局 |
76 | 408 | 省高级人民法院 |
77 | 409 | 省检察院 |
78 | 701 |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79 | 703 | 省自然资源厅 |
80 | 704 | 省生态环境厅 |
81 | 705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82 | 706 | 省交通运输厅 |
83 | 707 | 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
84 | 708 | 省地质矿产局 |
85 | 709 | 省煤田地质局 |
86 | 731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87 | 732 | 省商务厅 |
88 | 733 | 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89 | 735 | 省粮食局 |
90 | 736 | 省应急管理厅 |
91 | 738 |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92 | 761 | 省农业农村厅 |
93 | 762 | 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 |
94 | 763 | 省水利厅 |
95 | 764 | 省林业和草原局 |
96 | 766 | 省森工总局 |
97 | 791 | 省税务局 |